近日,大众日报 在年“千名干部下基层”和选派“第一书记”的基础上,此次我省共选派名干部,组建个服务队,奔赴乡村振兴最前线、新旧动能转换主战场。根据安排,万名干部将于7月20日前全部到位。从“千名”到“万名”,这是近年来山东规模最大的一次干部下派,“万名干部下基层”的职责使命是什么?又能为基层带来什么?
多元资源、多重要素精准投向基层
仲夏时节,站在自家的玫瑰花棚前,日照市莒县招贤镇西黄埠村的廖希春大姐乐得合不拢嘴,仅靠这一个占地2.3亩的大棚,她一年的净收入能有五六万元。在西黄埠村,这种主打高端品质玫瑰花的大棚正在不断建设之中,招贤镇“玫瑰特色小镇”的标签也更显著。 年省派莒县乡村振兴服务队队长、省住建厅副厅长王润晓告诉记者,自去年9月进驻招贤镇以来,服务队按照省委确定的工作职责,广泛深入调研,充分利用派出单位资源优势,与国家、省、市等10余家规划单位对接,对全县乡村振兴“拥河发展”规划提出修改建议,编制完成招贤镇和5个帮包村乡村振兴规划文本,于今年3月通过专家评审。招贤镇今后将重点打造曲坊田园综合体、发展玫瑰特色小镇,西黄埠村等五个村子也明确了各自的发展定位。 “万名干部下基层”,是省委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山东工作重要指示要求,着眼全省改革发展全局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旨在统筹省、市、县三级干部资源,激励干部到基层去担当作为、狠抓落实,为基层减负,助力乡村振兴,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推动高质量发展,引导广大干部以实际行动践行初心使命。下派干部带来的资源是多元的,要素是多重的,这些资源要素投向基层,能产生“叠加”、“放大”甚至“引爆”的效果。 枣庄市委书记李峰介绍,去年开始,乡村振兴服务队帮扶枣庄市的20个村,村村都编制了村庄规划,制订了乡村振兴行动方案,特别是围绕壮大集体经济,对“乡村如何建设,产业如何振兴,生态如何保护,人才如何引进,阵地如何巩固?”不仅设计了规划图、路线图,更明晰了施工图、作战图。在服务队的牵线搭桥下,峄城区榴园镇成功落户校园营养餐生产配送项目,并牵手北京嘉年华共同开发石榴特色产业;促成山亭区北庄镇与山东农业大学、枣庄学院开展干部人才交流合作,建立乡村振兴博士工作站、乡村振兴学院。 从“千名”到“万名”,选派范围从省直部门(单位)扩大到省、市、县三级,统筹机关、事业单位尤其是高校科研院所、企业不同领域干部,“资源包”能量更加强大,一些乡镇(街道)、村(社区)以及民营企业、国有企业等,纷纷主动争取派驻服务队。
力破基层发展痛点、难点、堵点 践行初心使命,关键是让发展成果更多地惠及人民群众。派驻干部就是要紧盯基层发展的痛点、难点、堵点问题,帮助基层办好想办却办不好的事情,解决基层想解决又解决不了的难题,以服务发展的实际作为和成效,增强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 聚力政策落地,释放政策红利。近年来,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扶持企业、推进乡村振兴、改善民生的政策。但有些政策在落实环节打了折扣。比如,我省先后出台了“国企10条”“非公10条”、支持民企35条等改革政策,但有的企业表示“享受不到”,有的反映“个别条款不知该找哪个部门兑现”。 为助力企业用足用活用好政策,年省派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第三服务队,先后8次邀请省发改委、省生态环境厅、省能源局等单位负责同志到企业调研座谈,深入解读政策,现场办公;先后20次陪同企业到省发改委、省科技厅和地方政府等汇报沟通,解决实际问题。年省派临沂的一个服务队,主动联系税务部门,举办民企减税降费政策宣传座谈会,对企业帮助很大。当地一名企业财务总监说:“仅研发费用加计扣除这项政策,我们企业每年就能减税上千万元,这是服务队送给我们的大红包”。 聚力改革创新,激发基层发展活力。年省管企业高质量发展服务队十二队进驻水发集团、山科控股以来,把技术创新作为高质量发展关键动力,协助企业从无到有打造省级创新平台3家,建立院士工作站3个,填补了企业高层次创新平台空白。协助企业申报科技项目13项,其中山科控股智慧海洋专项获得国家发改委1亿元资金扶持。 聚集群众关切,办好利民实事。年省派青州市乡村振兴服务队,积极响应省委保证灾区群众温暖过冬的要求,协调社会资金约14万元帮助解决困难群众取暖问题;为解决金家村村民出行问题,先对金家村路基进行拓宽垫平,共拓宽约米长,为接下来进行出村路硬化打下基础。
提升基层自我发展能力 “万名干部下基层”,基层干部和群众对服务队给予很大期望,尤其要做好打基础、利长远工作,提升基层自我发展能力。 年省派潍坊市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服务队一队多措并举帮助企业提升党建水平,把党组织的政治优势转化为企业的发展优势。在当地有关部门的指导下,针对企业党建工作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多次与企业主要负责人沟通交流,引导企业家把党建工作与企业管理同研究、同部署、同推进。树立“跃龙红心”党建品牌,把跃龙橡胶打造成全省个体私营企业党建工作基层联系点。 “我们和清华大学工业工程系李主任,初步达成了在智能制造方面的合作。从中药材的炮制到提取、到浓缩,整个过程实行全自动化生产、信息化管理,质量好了、成本低了,产品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增强了。”广育堂国药总经理杜新磊难掩惊喜的心情。这个“智能制造”的突破口,杜新磊已经苦苦寻觅了很久。 为基层注入长久的发展动力,人才是关键。前段时间,省派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济宁一队联合省科技副职专委会等部门,举行“高层次人才暨科技副职走进济宁高新区专题对接会”。在这次会议上,30余名来自中科院、清华大学、同济大学、中山大学、山东大学等专家教授、学者与高新区的参会企业代表面对面交流,不仅提供发展新思路,还带来招才引智新机遇。 重整行装,再立新功。“万名干部下基层”,必将在全省上下凝聚起推进乡村振兴和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帮扶合力。省财政厅厅长刘兴云表示,严格督促落实财政保障政策,加强工作指导,明确政策要求,对市县乡村振兴服务队,由各市财政按照每村每年不少于50万元的标准安排补助资金。同时,全面落实派驻基层干部的工作经费和待遇保障,确保服务队干部沉心基层、安心服务。 为提高工作实效,我省将强化考核管理,考核结果作为干部选拔任用、管理监督、激励约束的重要依据。对期满考核记功的干部,同等条件下优先重用或提拔。服务期满,省委、省政府召开表彰大会,营造担当作为、狠抓落实的浓厚氛围。
7月11日,山东省北端的长岛县,北长山乡党委书记李强正忙着安排对接一件“大事”——再有不到十天,这里将迎来年省派长岛县乡村振兴服务队。“我们正处于传统渔业和特色民宿产业转型期,急需服务队带来人才和政策支持!”李强说。
同一时间,省会济南,山东省“万名干部下基层”工作动员部署会议现场气氛热烈,即将与李强“会师”的省委宣传部二级巡视员王金农“队长”信心满怀:“我们将针对北长山乡的发展需求,有的放矢提供服务!”
在服务基层中淬炼初心、担当使命,山东在年“千名干部下基层”和选派“第一书记”的基础上,再从省市县三级增派名优秀干部,开展“万名干部下基层”,这也是山东近年来规模最大的一次干部下派。
记者从省委组织部了解到,此次全省共选派名干部,组建个服务队,服务个县(市、区)、个乡镇(街道)、个村(社区)、家民营企业、家国有企业。服务队的组建,打破省、市、县不同层级,统筹机关、事业单位、企业不同领域干部,统筹干部的工作经历、能力特长,结构更优化,搭配更科学。
从“千名”到“万名”,山东这项决策背后大有深意。当前,山东高质量发展全面起势,八大发展战略深入实施,改革进入深水区,正处在应对多重挑战又孕育无限希望的关键时期。“万名干部下基层”,就是让精兵强将越过机关大院与基层的“界河”,到乡村振兴最前线、新旧动能转换主战场,推进政策落实,深化改革创新,破解矛盾问题,取得实际成效。
这是践行初心使命的具体实践,也是锻造过硬干部队伍的现实需要。前期开展的“千名干部下基层”已显现出双赢效果。年省派利津县乡村振兴服务队,积极推动利津县北宋镇将滩区内外20个村作为一个片区整体规划、错位打造,撬动各级财政和社会资本累计投入超过5亿元。美核电气、山东核电两家公司,一家在济南,一家在海阳,业务关联性强,却一直没有往来。经年省派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济南二队帮助,两家公司深度“牵手”,一起开拓广阔市场。
“基层很欢迎,自己长才干,这是去年服务队下派枣庄后,基层和下派队员的真实声音。”枣庄市委书记李峰说。
“万名干部下基层”,意味着搭建的平台更多,汇聚的资源更多,激发基层活力的力度也更大。李强对此充满期待:“我们一定抓住机遇,借势借智借力实现高质量发展!”
作者:张春晓牛童
来源:大众日报·山东政事
山东“着急”了!来源:瞭望智库-02-14
节后上班的第一天,不少省份都召开干部动员会议,部署新一年的工作重点。常规操作之外,山东省委书记刘家义的一番话,相当有看点。
会上,刘家义给山东的各级领导干部立下了不少规矩——
要求今年全省各级会议数量减少1/3以上;副省级以上领导干部每年在基层调研不少于2个月;大胆使用“李云龙式”干部;遇到急需解决重大问题,县委书记可直报省委,建立县委书记、县长与厅长直接沟通机制……
一句话,“担当作为、狠抓落实”。
一年前,有一篇题为《山东终于意识到自己落后了》的文章流传甚广。那是去年的动员大会,刘家义历数近年来山东发展之落后,提出山东需要“新旧动能转换”。
一年前动员“新旧动能转换”,一年后动员“担当”、“落实”,改革推动似乎没那么顺利。此番省内“立规矩”,显然对之前干部作风和新旧动能转化工作的推进并不满意。
问题当然不止山东,着急的当然也不止官场。山东这一北方经济大省,其领导层对问题的病灶诊断、药方处置,在今天的中国,其实具有相当样本意义。
刘家义
文
吕德文武汉大学社会学系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