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由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秦国玲提供
近日,齐鲁晚报数字版齐鲁壹点对纪台一中创客空间建设以《乡村初中的‘创客空间’乡村孩子照样玩转机器人》为题进行了报道,其中就包含我校用3DOne进行创意设计教学与活动的内容。
“创客教育”已经不是新名词,但其教育模式和教育内容对于很多乡村学校老师和学生来说还是很少接触。今年上半年山东省将寿光市确定为全省唯一的创客教育示范区,而在寿光最南端的一所乡村初中——纪台一中,他们利用创客空间,让孩子们动起来,引导学生“悟”中学,让乡村孩子们也和城里娃一样享受最前沿、高大上的创客教育。
创客教育乡村初中生玩转“高大上”年,寿光市纪台一中创客空间的成立,为学校的信息技术与科技特色活动增添了各种利器。作为农村初中致力于发展创客教育,开展“创客空间”主题教育活动,是全市创客教育行列的先行者。
虚实结合的机器人、3D打印机、编程……这些蕴含高科技的产品却成为乡村孩子们眼中再寻常不过的“小东西”了。在山东省中小学电脑制作活动中,该校《丁丁奇遇记》获电脑动画一等奖、智能窗帘获二等奖,音量检测仪获全国电脑制作三等奖。老师张志波、房立宁获得优秀指导老师奖,作为一所乡村学校,这样的满堂彩让纪台一中成为创客赛场上的一匹黑马。
成绩的取得不是偶然,近年来,纪台一中重视创客教育,在学校普及3D打印,利用社团进行创意编程活动室、机器人创新实验室等活动。校长张永亮说:“学校投入资金就是要让孩子懂一点人工智能,具备一些与人工智能携手学习、共同创造的能力。孩子们在创意编程、创客方面,与城市孩子之间已经没有差距。”
走进纪台一中创客空间更像一个具有加工车间、工作室功能的开放实验室,创客空间投入10万余元,但“麻雀虽小,五脏俱全”,3D打印机、打印笔、IER纳英特机器人等一应俱全。约有多平方米,共分为创意编程活动室、机器人创新实验室、“追梦”创客活动室和纸艺活动室。在创意机器人实验室,创作过程中团队分工明确,有的负责外壳结构件设计,有的负责电路,有的编写程序代码。灵感的火花在他们的头脑中碰撞和迸发,这些学生将灵感化为行动,发明和创造出了很多有意思的新颖产品,踏上了“创客”之路。
7年级2班冯国涛是3D打印社团的一份子,半年的时间,现在他已有3个3D作品了!学校老师房立宁说,没有任何编程基础的中小学生,凭借这些普通的创新工具,利用3D打印技术和开源硬件等,也能将自己的创意变成现实。
大有作为寿光新建改建创客空间所以上为培养适应新时代的创新型人才,寿光市纪台一中着眼未来紧跟时代脉搏,于4、5月份相继派张志波、房立宁等老师到北京、武汉、青岛等多地进行考察与学习,并于今年暑假着手建设学校创客空间。
新学期伊始,学校成立了包括创客在内的社团20余个,每个辅导老师都制作了招募海报公开招募学员,初一、初二年级所有学生都怀揣梦想找到了自己喜欢的社团,每周从周一到周四下午大课间及周三下午第三节都是孩子们在社团里实现自己梦想的时间,都对学生免费开放。
房立宁老师介绍,目前初一年级全部开设了3D创意设计课,通过全国三维创意设计网站建立了学校SIM云,目前注册学生名,作品数量已接近件。“过去,很多同学有很好玩的想法,想要去实践,但找不到合适的平台,而创客空间就是一个很好的平台。全员科普,更加激发学校小创客的激情。”房立宁说。
经过半年的社团活动,孩子们在逐渐发生着变化:通过社团活动,孩子们的动手能力增强了,由开始的笨手笨脚到能够做出精美的作品;孩子们的创新能力、创新意识提高了,由原来的遵循常规到打破常规、创意不断;孩子们的自学能力提高了,从由老师讲一步做一步到自觉查阅书籍资料、利用网络上网学习;孩子们的团结合作意识增强了,为了做出一件创意实足的作品,成员纷纷献计献策、集思广益,遇到问题共同解决……“创客”活动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和欲望,让学生们消除对技术的畏惧感,让教育从以前的“老师让学生学”变成了“学生自己想要学”。
创客教育带来的改变不仅仅在学生,教师同样是此次变革中的主角。校长张永亮说,“对于教师,也要求他们力求专业,鼓励教师的个性化发展,希望他们和而不同,通过参加比赛、交流,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这样才能带动学校的进步和发展。”
据悉,学校也力争于年底或学年结束申请成为全国青少年三维创意设计示范校。记者了解到,寿光市每镇(街道、区)重点打造一处初中创客分中心和一处小学创客分中心。分中心融合本镇(街道、区)师生培训中心、活动中心、竞赛基地等功能于一体。寿光市将新建或改建具有本校特色的学校创客空间数量达到所以上。
i3DOne青少年三维创意社区
-------------------------------
提供3D设计+3D打印的创新课程方案
打造激发青少年创造力的创客社区
扫一扫下载订阅号助手,用手机发文章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