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穿刺,是护士的看家本领之一,讲究一针见血。医院输液时,都盼着遇到一名“扎针扎得好”的护士。
5月12日护士节当天,医院对在该院静脉穿刺技术能手选拔竞赛中脱颖而出的27名获奖选手进行了表彰。
吴婷婷、刘佳丽和李晓阳在护士岗位工作多年,她们不仅扎针水平高,而且还是科普小能手。
▲吴婷婷
▲刘佳丽
▲李晓阳
今天,3名“神针手”总结了平时大家问得比较多的扎针问题,快来看看答案吧!
滴速:“护士,我能调快点儿吗?”吴婷婷说,护士会根据患者的病情和血管情况,选择合适的针头并调好滴速,患者不能随意调节,尤其是老人、儿童及心、肾功能不好者。一般来说,成人扎针时的滴速是40滴/分钟至60滴/分钟,儿童扎针时的滴速是20滴/分钟至40滴/分钟。
●
输这几种药时,滴速千万别太快:氨基酸和脂肪乳滴太快,可能导致心慌、出汗等;阿奇霉素滴太快,可能导致恶心、呕吐、小儿哭闹等。
跑针:“护士,跑针鼓包是咋回事儿?”所谓跑针,就是针头从血管里跑到血管外了,形成水肿鼓包。只要及时发现,跑针通常没有大碍,水肿一般可自行吸收。糖尿病患者跑针后要多注意,他们末梢血液循环不好,可通过冷敷来促进水肿的吸收,一定不要立即热敷。
●
吴婷婷说,如果跑针后出现淤青,可将土豆切成薄片贴在淤青处,这个方法很管用。
加热:“护士,能用热水瓶加热输液管吗?”不建议直接加热药液,否则容易引发药物分解变性,从而降低药效,尤其是消炎抗菌类药物。
●
刘佳丽说,医院输液室和病房都有暖气,药液不会太凉,如果实在担心血管不适,可以在手心下面放个热水瓶或热水袋,也可以给输液侧的胳膊敷热毛巾或贴个暖宝宝。
气泡:“护士,输液管里有气泡要紧吗?”吴婷婷的答案是“不用担心”。气泡的产生与药液的温度及室温有一定关系,护士一旦发现患者的输液管里有气泡,会及时弹掉,即便有少量气体进入人体也不用过于担心,它会随着人体的呼吸循环被排出体外。
回血:“护士,我上个厕所咋就回血了?”滴空了、上厕所时输液瓶放置太低等,都可能导致回血。此时千万莫慌,如果是滴空了导致回血,那就赶紧关掉输液开关并呼叫护士;如果是输液瓶位置的问题,调整好位置就能解决;如果不能正常回流,可能是回血时间太长导致血液凝固,需要重新扎针。
留置针:“护士,咋保护孩子手上的留置针?”这是很多家长关心的问题,李晓阳结合临床经验,给宝爸宝妈们推荐个小妙招。
●
将透明丝袜脚尖部分剪掉后,套在患儿手上,既能防止孩子在睡觉或玩闹时挂住留置针,又能避免留置针的贴膜卷边,免去患儿再扎一针的痛苦。
拔针:“护士,拔针后按了好久咋还淤青?”“不是按压时间不够,而是按压位置不准确。”吴婷婷说,扎针其实有两个针眼,一个是穿过皮肤的针眼,是看得见的,另一个是穿过血管壁的针眼,是看不见的。按压时应顺着血管的方向按压,尽可能按压住血管壁上的针眼,避免出现淤青。
看下方视频学按压针眼吧
END把此文转发出去
让更多的人看见
来源:洛阳晚报健康周刊记者曾宇凌通讯员高鸽文/图
编辑:柴婧
统筹:李新伟
审核:孟国庆
业务洽谈:
健康周刊根据著作权法相关规定,以上作品版权归洛阳日报社享有,除法律许可之外,未经洛阳日报社授权,任何组织或个人不得非法转载使用。
洛阳日报社所属媒体使用之文图及音像稿件,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与洛阳日报社联系,-。
洛阳晚报《健康周刊》健康的事,这里更专业洛阳晚报《健康周刊》矩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