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言的“狂人日记”《齐鲁晚报》年12月21日
莫言在新作《饺子歌》中,自己给自己出了一副对子:法无法无无法法无无法,言莫言莫莫言言莫莫言。这副对子的意味自然很深,但其中的浅层意思可能也很明了,那就是:看似无法倒也有法没有无法的法,想说又不想说说完了就不再说。
莫言胆儿大,文体越来越不食“人间烟火”,《北京文学》年第12期推出的新作《饺子歌》,在目录一栏标注为“诗体小说”。想必在标注过程中,编辑们会颇费些思量。有人物、有故事、有情节、是虚构的,这无疑是小说。但在呈现形式上,所有文字却都是分行的,这自然又是诗的基本路数。于是马驴配,就有了骡子:诗体小说。
莫言喜欢吃饺子,甚至他就是一吃货,这是天下人都知道的事。但《饺子歌》说的不是吃饭的事,他现在已经不想说物质生活,他想说的是精神生活。于是侯教授就出场了。侯教授跟历史上一位很著名的汉奸长得一样美,一举一动都是民国范儿。他能用眼睛呼吸,能用耳朵说话。而且有一位长得很美的夫人,标志是满头秀发,站在三楼梳头时,长发能垂到地面,掉下一根,都贵过金条。所以夫人在买化妆品时全开具成了文具发票,拿到他课题费里签字报销。理由是这样的头发,本来就应该由国家来护理。而且按清朝府衙制度,知府夫人的脂粉钱是可以报销的。作为教授,心情欢愉了,才能更好地为国服务。但侯教授似乎陷入过一桩偷盗和造假的官司,只是官司一路打下来他却并没有输,好比是你本是去人家家里撬门偷盗,却把人家家的女儿一并偷了,自由恋爱便顺理成章地把入室偷盗罪给遮蔽掉了。侯教授似乎亦犯有生活作风问题,因为透过三层玻璃的窗户,偶尔会看到他偷剪含苞待放的牡丹。而且经常会盯着女生的瞳孔,希望能从里面看到自己的倒影。侯教授所在的大学,建校百年不止,历史上曾发生过猫鼠大战,何教授、钟教授、孟教授们也经常像两个秃子为了一把梳子打仗一样,为一些毫无意义的所谓学术争得面红而赤。老莫是何许人不得而知,有两点有把握说清楚,一是废寝忘食写小说,二是只要想到饺子这两个字就感到生活充满希望。他应该是取得了一点小成绩的人,这就够得罪人的了,他还借神鸦之口,说教授在没评上教授之前学问最大,装出来的文雅,跟穿裙子的乌鸦没什么两样,不能说随便谁,只要留起八字胡,就是鲁迅。这一来就戳疼了侯教授,他就想揪他的头发,这一揪才发现他是个秃子。于是展开语言攻击,人家莎士比亚、列宁秃那是因为秃得好看,你有什么资格秃!然后开始攻击老莫那张丑脸有损国格,继尔攻击老莫喜欢吃饺子是把什么东西都藏在肚子里,为人不坦诚的表现。有本事你喜欢吃意大利比萨,把肚子豁开给人看!老莫看到一伙人光着膀子乘凉很快意,于是也想把自己身上的棉袄脱下来,却立马被指控为耍流氓。别人装傻不见有人骂,等他一装傻,能听到满街人都在骂他。别人自嘲时都被看作幽默,等他赶紧自嘲时,便被作为罪证使用。问题还有很多,油光光的小辫子不少。
总之,老莫很郁闷,臆难平。好在神鸦及时开导他,你看我们乌鸦被人骂了多少年黑,但我们从来就没想到过要去洗白。历史上曾经出现过一只白乌鸦,但它很快自杀了。
老莫反对偷盗,反对造假,反对装,反对学术不端,反对运动,反对告密,反对伪造历史,反对虚荣,反对站在树梢上居高临下,反对通过醉心政治掩盖道德的瑕疵,反对吃着体制的饭骂体制。人设应该没问题,但处境却堪忧。所以他认为,不能有无法的法。对此,他想言,又想莫言。内心其实不乏纠结。
在《饺子歌》里,显然饺子只是个道具,侯教授也只是个符号,大学也只是个背景。诗体为文本增加了跳跃、断裂、玄虚、意象、隐喻、哲思等特质,全文梦呓一般,嬉笑怒骂,不着边际。名为饺子歌,实则是灵魂之歌,人性之歌,社会或心灵病相之歌。你把它简单看作是一碗心灵鸡汤也成,看成是一则《狂人日记》也没什么不可。
我想用文字扎你的灵魂
你却与阅读相伴走向了远方
温馨提示
想看更多文章,请